讲座题目:汉语听障儿童句法复杂度与口语叙事能力的关联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讲座人:于珏,同济大学
时间: 2025年9月11日15:00-17:00
地点:科技楼北楼510
内容简介:
本讲座旨在探讨学龄期听障儿童口语叙事产出中的句法复杂度,并分析其与口语叙事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图片描述任务,采集34名听障儿童与34名健听儿童的自然口语叙事样本。首先,通过主观量表考察两组儿童的口语叙事能力(涵盖篇章与语音两个维度),并结合语言学及认知指标详细对比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在句法复杂度方面的差异,随后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各句法复杂度指标在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中对其口语叙事能力的预测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的叙事能力整体受限,而篇章层面的句法复杂度在预测其口语叙事能力中具有更显著的作用。该发现提示未来应在口语交际干预中加强针对性的句法训练,以促进听障儿童的叙事能力发展。
讲者简介:
于珏,女,同济大学言语—语言加工中心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同济“Chival Speech-Language 联合实验室” 重要成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理事、国际语音学学会成员。近年,在《当代语言学》《中文信息学报》《中国语音学报》《听力学及言语疾病》、Journal of IPA、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有关汉语方音口音识别、口语韵律特征识别、听障儿童言语障碍特点等相关高质量论文三十余篇,并致力于开发面向汉语言特色的言语测听材料,如上海话林氏六音频率范围,汉语普通话版言语香蕉图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中残联听力语言残疾预防与康复专项基金1项,浙江省教育厅课题1项。曾获第37届上海教育技术协会优秀成果三等奖,胡百熙语言学奖一等奖,同济大学育才教育奖二等奖,全国“教学之星”教学比赛二等奖。